新加坡加缺席的W多远会观华人界还能走察密峰3世
刚从新加坡回来,这次Token2049大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少了些熟悉的面孔。作为深耕加密行业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,华人社区才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真正引擎。以下是我在新加坡一周的见闻和思考,希望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。 首先要说的是在新加坡费尔蒙酒店举行的Filecoin开发者峰会。说实话,五星级酒店的场地确实气派,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熬到深夜还在讨论技术细节的开发者们。特别是FIL创始人胡安那场AMA,我至今记得他拍着桌子说"存储、检索、计算,一个都不能少"时的坚定神情。 会议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:数据中心转型、AI与Web3的融合、FVM生态建设。说到DC问题,现场争议不小。有位来自日本的存储服务商说得很实在:"我们不是反对改革,而是需要看到明确的收益路径。"最终达成的共识是,要在保障SP基本收益的前提下推进改革。 在这次行程中,我与二十多位项目方代表深入交流,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 1. 跨链技术成为新基建就像当年淘金热时卖牛仔裤的商人最赚钱一样,现在帮助不同区块链"对话"的基础设施项目正迎来爆发期。我看到不少团队都在开发跨链解决方案,这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关键。 2. 加密支付的合规化竞赛峰会现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展位与支付相关,从香港的合规方案到新加坡的离岸服务应有尽有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细节:有位德国银行家私下告诉我,他们正在测试用稳定币进行跨境结算,效率比SWIFT快10倍。 3. RWA的机遇与挑战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(RWA)无疑是今年最火的概念之一。但Inpower创始人王骏说得一针见血:"链上部分是小菜一碟,真正的难点在于链下的法律和合规。"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,这也是我们Alpha DAO选择与头部合规项目合作的原因。 走遍整个展区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西方项目方对亚洲市场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。有位来自硅谷的创始人甚至跟我说:"如果现在还不布局亚洲,就等于放弃了一半的市场机会。" 这让我想起香港Web3嘉年华的火爆场面。说实话,相比新加坡的"国际化"氛围,香港的会议更有"家"的感觉——满场的普通话交流,随处可见的华人面孔。难怪有同行开玩笑说:"加密行业要是没有华人,就像火锅没有辣。" 回看这次新加坡之行,虽然市场还处于寒冬,但我看到的不是退缩,而是更加务实的创新。作为行业老兵,我坚信现在是布局的最佳时机——就像2019年的以太坊,价格低迷但潜力无限。Alpha DAO会继续深耕这个领域,与社区伙伴一起迎接下一个牛市。毕竟,Web3的未来,终究要靠实干家来书写。 (P.S. 离开展厅时,有位老外问我:"为什么你们华人这么擅长加密行业?"我笑着回答:"可能是因为我们既懂技术,又懂人性。")Filecoin生态大会:技术派的主场
Web3行业的三大趋势
亚洲市场的独特魅力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Dencun升级最新动态:EIP-7514正式加入计划
- 昨夜币圈惊魂:比特币跳水5%,10亿美金灰飞烟灭的背后真相
- 加密货币市场狂欢:比特币剑指13万大关,山寨币行情即将爆发?
- 稳定币支付的合规困境:当链上监控遭遇现实世界的灰色地带
-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生存之道:如何在波动中抓住机会
- 警惕!门罗币被51%攻击背后的AI算力危机
- 区块链+AI如何重塑全球医疗健康产业?这场香港峰会告诉你答案
- 狗狗币底部信号显现!12.4亿资金涌入背后暗藏玄机
- 比特币强势归来:这次真的不一样了
- 郭广昌带队杀入香港稳定币市场:这次玩真的!
- 加密世界风云录:当比特币市值超越谷歌的那些事儿
- Hyperliquid崛起之路:一个DEX如何改写加密金融格局
- 柴犬币的华丽转身:当加密世界遇见黄金本位
- 加密货币惊魂24小时:从1亿空单暴利到UFO归零的魔幻现实
- 义乌外贸圈的稳定币热,是真风口还是假消息?
- 2025年8月9日:加密市场迎来新一轮机构化浪潮
- 美国政坛:央行数字货币(CBDC)为何遭遇集体抵制?
- 特朗普关税风暴下的加密货币:老韭菜的生存指南
- 加密货币市场火热:三大币种谁将引领下一波行情?
- 金融巨头的稳定币野心:复星为何如此激进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