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局的中局年困能否赛道
说真的,最近看着Perp DEX赛道的发展,让我想起了一个中年人在健身房的尴尬处境——明明很努力,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。GMX V2的推出就像是一剂新的蛋白粉,但市场反应却出奇的冷淡,这不禁让人反思:这个曾经风光的赛道到底怎么了? 最近的数据让人看了心里发凉。虽然交易量还能维持在巅峰时期的60%左右,但其他关键指标都在断崖式下跌——费用收入只剩下30%,日活跃用户更是惨不忍睹。这就好比一家网红餐厅,虽然门口还有人排队拍照,但真正坐下来点餐的顾客却寥寥无几。 说实话,现在很多平台的交易量都是靠"打激素"撑起来的。Kwenta就是个典型例子,它的交易量曲线和SNX激励计划简直是一对"连体婴儿"。这种做法短期来看确实能制造繁荣假象,但就像我们投资群里老王说的:"这些奖励就像商场促销送的赠品,看着热闹,真正想买的人却没几个。"更糟的是,链上根本分不清谁是真实用户,谁又是来薅羊毛的。 我试过几个号称改善用户体验的项目,说实话,感觉就像在游乐园玩旋转木马——转来转去都是那几个Meme币。这些项目确实降低了门槛,但吸引来的都是些短线投机客,他们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想想我们去年投资的那个Bot项目,三个月热度过去后,现在连开发者都在考虑转型做NFT了。 GMX V2的升级确实带来了一些新功能,但就像给老房子刷了新漆,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。在加密货币这个行业,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比应用层项目更难赚钱,这个规律在Perp DEX赛道上再次得到了验证。我记得去年和几个项目方聊天时,他们还在畅想"要做衍生品领域的Uniswap",现在再看,这个梦想似乎越来越遥远了。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觉得Perp DEX赛道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更多新功能,而是重新思考如何让普通用户真正受益。毕竟,没有真实需求的繁荣,终究只是海市蜃楼。繁荣背后的隐忧
代币激励的双刃剑
用户体验这道坎
GMX V2的突围困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虚拟资产投资热潮下的冷思考:一场干货满满的行业头脑风暴
- Web3年终狂欢:一场令行业振奋的信心充值盛会
- 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大饼以太蓄势待发
- 华尔街巨头与监管机构密谈 比特币ETF迎来关键时刻?
- 当货币学会编程:一个金融老兵眼中的区块链革命
- 深入解读KyberSwap被盗事件:一场价值4500万美元的Tick操控风暴
- 解密仓单:一份单据背后的商业密码
- 游戏巨头押注区块链:索尼微软的特洛伊木马计划
- 国会加密盟友出手:限制SEC监管权限的暗战打响
- 区块链技术的外挂革命:ZK协处理器如何重塑智能合约生态
- 金融市场暗流涌动:黄金闪耀、美元走软,数字货币何去何从?
- 从30万到20亿:Garry Tan与Coinbase的传奇投资故事
- 在加密寒冬中逆势生长的Ledn:如何玩转借贷这门危险游戏
- 市场震荡期:这3个山寨币12月或将面临深度回调
- LittleMami走出亚洲:在伊斯坦布尔绽放的加密新星
- 币安合约先行但现货缺席的潜力币盘点
- ZkSync低成本养号实战手册:抓住下一个空投风口
- 加密融资这三年:风投大鳄都把钱砸哪儿了?
- Blast投资背后:我们为何押注这个革命性的以太坊L2?
- 这位新加坡金融老将凭什么接棒赵长鹏?Richard Teng的逆袭之路
- 搜索
-